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其目标是打造本行业较优质的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对于河套酒业而言,工匠精神一如既往的存在于河酒人的血液中,这一点,在“第七届全国清香类型白酒高峰论坛”中得到了印证。
近日,由中清酒业酿造技艺发展中心主办的“第七届全国清香类型白酒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中,颁布了“白酒工匠大师”的评选结果,河套酒业制曲工武向东荣获了“白酒工匠大师”的称号。近二十年的苦心钻研,无数次的认真试验,武向东将所有的智慧和心血全部倾注在如何提高大曲的品质上面,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
勤学苦练 善于总结:武向东是一个非常有心的人,从刚进入河套酒业的酿酒车间开始,他便养成了每天做工作记录的习惯,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从不间断。在到大曲车间学习制曲后,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武向东仍然保持着他的良好习惯,一心一意投入到学习制曲的工作中。
从小麦的碎度把控做起,小麦应该有多碎,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加母曲和水分的监测,达到多少量适度;发酵房的温度、湿度控制;压曲、入曲房、翻曲,武向东跟着老师傅们认真学习每一个制曲的工艺流程,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投入到其中,用力做用心琢磨。一步一步终于从外行转变成了懂行的专家。
制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难。培曲工作者必须从原料、润粮、粉碎、拌料水份、成型、入房、码曲严格把关,以上这些只是做好曲的先决条件,培养控温阶段更是不能有一丝马虎,否则会直接影响到大曲的各项理化指标,所以从上霉开始,升温、通养、排潮,一直到入库,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发现问题马上和班组成员、车间领导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精准”是制曲工作必须掌握的要诀。
武向东说,对于培曲工作而言,最难的部分就是控制曲房的温度、湿度,而曲房的温度和湿度是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根本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必须自己用心观察体会,总结经验。在大曲生产期间,培曲人员需要每天24小时不间断到曲房观察、记录温度、湿度等,并做适当的调整,保证大曲始终处于适当的生产环境。同时,还要指导压曲组、翻曲组人员的工艺,确保发酵正常进行。
创新突破 提升品质:企业在生产大曲实验阶段,遇到过很多难题,武向东通过不断的试验,慢慢的总结,最终将这些顽固的堡垒一点一点攻破。由于河套地区昼夜温差大,培曲后期温度下降快,就会给黄曲霉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还有一部分曲由于温度下降过快,而曲心水分没有完全排干净,就成了生心(湿心)曲。
武向东带领着班组成员在改善厂房结构和翻曲工艺上反复做了无数次的试验,历经几年的不断钻研和查阅各方资料,终于将这个困惑多年的难题解决。为了给大曲营造更好的生产空间,武向东不断想办法,带着班组成员做实验,最终完善了厂房结构,解决了控制曲房温度和湿度的难题。
在创新工艺方面,武向东经过长时间的工作经验积累和探索实验得出结论,传统的制曲工艺为人工拌料,用脚踩曲,这样既不卫生,也使得曲块受力不均,这样的曲块进入曲房后,块体内部温度的提升和干湿度相差较大,对制曲的微生物聚合产生了不利影响。
武向东建议,从粮食的粉碎、拌料、润料到压曲环节全部采用机械化,则加工出来的曲砖内部受力均匀,松紧可控,这可以让原本只有在曲心才存在己酸菌在曲外层也可以繁衍生息,用这样的大曲酿酒,可以提升出酒率,丰富酒的香味物质。这一建议被公司采纳,目前,河套酒业大曲生产基地已完成了一条涵盖原料配给、润料、拌料、压曲到粉曲、出库的机械化生产线。
管理班组 做好传帮带工作:作为班组长,兵头将尾管理的基层,企业执行力的核心,只限于埋头苦干是不够的。作为班组管理的核心人物,武向东自然也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办法。首先,任何事都要做在前面,起好带头作用。只有你自己用心做好,下面的员工才会跟着你好好做,武向东会要求班组成员每一块曲都要用心去做,保证每一块曲都合格;
其次,要和其他员工多沟通,好的团队必定是团队成员互相沟通出来的,武向东会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组员,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和人员搭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和监督的责任,班组里的各种制度都是大家共同商议定出来的,从来没有因为工作的事而争吵过,就像一个大家庭,彼此信任、相互帮助。第三,武向东会把多年领会的制作大曲工艺毫无保留地教给班组成员,让他们认真领会,灵活运用,为公司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培曲师。
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1993年来到河套酒业武向东就下定决心,不仅要干一行爱一行,更要干一行精一行,这么多年,武向东在河套酒业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认认真真做好大曲。从学徒到压曲工、翻曲工,再到培曲工、培曲组组长、培曲师,他靠着刻苦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的工匠精神,用一辈子的时间不断追求制曲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成为了河套酒业制曲领域不可或缺的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