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爸爸妈妈都非常关注早教,身边不少朋友甚至从宝宝刚出生时就开始考察早教机构,问亲戚问朋友,上网查资料,泡论坛潜水看帖子,硬是把自己腌成了老坛酸菜,整的自己是越问越迷茫,越看越纠结。这些都让我们在早期教育的路上产生很多的误区。比如有个很大的误解就是以为早期教育只是针对0-3岁婴幼儿的,其实早期教育的年龄范围是0-12岁,这在世界范围内已获得共识。
并且对于不同阶段的儿童,早期教育的具体含义和形式都不是一码事。大致可以划分为0-3岁(婴儿和学步儿)早期教育,3-6岁(幼儿)早期教育,6-12岁(小学低年级儿童)早期教育,事实上根据儿童发展规律和养育需甚至还要分的更细。
这和在校教育要划分成小学、中学、大学是一个道理,因为人的发展具有阶段,不同的阶段时期人的身心特征和学习的特点都不一样,所以相应的教育会划分成小学、中学、大学不同阶段,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等都会有所区别。
之所以现在更强调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那是因为之前大家都没认识到这个阶段的重要性,而把早期教育的重心放在3-6岁阶段(当然这个阶段也很重要)。随着近二十年科学的进步,才发现0-3岁的早期教育比我们想象的重要N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组织了全世界神经科学不同领域的顶级科学家于2015年就明确指出,人的大脑网络和神经通路的基础在儿童期就会形成,早期刺激与父母及看护者的良好互动,可永久强化孩子的学习能力,甚至会永久性的改变大脑功能,尤其在1岁前得到的养育或关爱所塑造的大脑功能甚至会影响到子孙后代。
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来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通过严谨的经济分析绘制出“赫克曼”曲线,显示在0-3岁的教育所获得的投资回报率是较高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一个说法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0-3岁的早期教育到底什么并且如何实施。
这个说法叫做“早期儿童养育和发展 ”(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Development,ECCD)。他们提出的这个“早期养育和发展”不仅只是提个概念,还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开展了接地气的实践项目,并且还提示各国政府要充分理解“早期养育与教育”的深刻内涵,应加强社区在经济上、物质上和道德上对家庭和儿童的支持。
“早期儿童养育和发展”强调的关于0-3岁早期教育的3个关键点:
1.对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任务,首先是保障儿童的营养健康,做好养的工作。0-3岁孩子的大脑、神经系统和身体各个部分的生长是人一生发育较快的时候,需要特别关注其营养健康,做好睡眠引导、辅食添加等抚养事项。
不要以为这很简单,觉得现在经济状况好了,养个孩子有那么难吗?从中国疾病改善控制中心、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协会等各类数据上会发现我们中国的孩子穷了会营养不良,富了也有富贵病。
我国生长迟缓儿童人数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其中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患病率高达20.3%。近三十年中国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率增加了三倍,12%的儿童超重,尤其是发达城市,比如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达到40%以上。
2.“养”不是仅仅是要“养活”,更要“养育”,通过养的过程促进婴幼儿在感知觉、运动、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对于0-3岁这个阶段,所谓的教基本都是通过养去完成的,粑粑麻麻每天重复进行的养的行为中就渗透着很多“教育”的内容。
比如早期添加辅食中喂孩子吃饭这个“养”的事件,如果我们能够塑造良好的用餐环境,引导孩子形成自主、规律的用餐习惯,那么吃饭这个“养”的过程中便蕴含着“教”。其他如哺乳、如厕训练等养育事件也都同时具有教的内涵,我们需要将自己在“养”孩子过程中的无意识影响转换成有意识影响,认识到“养”与“教”的融合性。
3.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关注,因此国内也有将ECCD译作“早期儿童关心和发展”。因为0-3岁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人一生发展较快、变化较大的时期,如果处理不好都可能会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因此父母要比别的时期更加用心的关注孩子的健康、认知能力发展、情感需求以提供更适宜的养育行为。
比如0-1岁这个阶段怎么溺爱都不为过。原因很简单,因为1岁以内孩子的生存技能实在是弱爆了,需要粑粑麻麻用洪荒之力呵护其吃喝拉撒睡,一方面满足其生理需要,另一方面要满足其心理安全感,要和主要看护者(一般指妈妈)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亲子依恋创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持续到孩子的童年后期、青春期和成年甚至代代相传,而且是后期发展成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代代相传这个词听上去挺吓人,但绝不是危言耸听,神经生物学的实验研究和长期跟踪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
所以,对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较重要的场所是家庭,较重要的老师是家长,较重要任务是保证孩子的营养健康和亲子依恋关系,所谓的教育就是通过养的过程促进婴幼儿在感知觉、运动、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